此方言非彼方言:如何表示“最”

最近我重新學習識字,我是在講濱海福建話和馬來文的家庭長大,想要學習閩南語的文字只能參考臺語。這過程中,“最喜欢” 这个字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。

  • 第suka (福建话)發音tei-suka
  • 上爱 (台语)發音siong-ai

我原以爲只有像manglish/singlish那樣的語言混合現象,沒想到福建話裏也存有這種code-mixing(語碼混用)?這讓我思考:為什麼不是用「上」來表示最高級,而是用了「第」?這合理嗎?會不會是受到其他方言的影響?於是。。。

语言/方言 表示“最”的词 举例
闽南语 上好、上快
闽东语(福州) 第好、第快
兴化语(莆田) 第好、第快

這確實展現了典型的方言鏈特徵。

閩北話(建甌)→ 閩東話(福州)→ 莆仙話(莆田)→ 閩南話(廈門/泉州)

每個相鄰區域的方言有較高的相互理解度,但兩端(如福州話和廈門話)則幾乎互不可懂。莆田话作为闽南-闽东交界方言,其最高级结构更偏向闽东语!

我開始懷疑:我熟悉的濱海福建話,是否是

一種音韻上接近泉州音、但詞彙和語法上夾雜部分閩東或莆田話成分?

雖然目前我只是從「第suka」這個詞觀察到這個現象,還不能妄下定論,但這樣的語言特徵確實令人非常著迷,也讓我對濱海方言的歷史背景與演化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
Phone

Address

Leoben, Austria